您现在的位置: 柚子树 > 柚子树栽培 > 正文 > 正文

水清岸绿环境再提升出行更便捷hel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1 15:30:17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nk/mipso_7588856.html

三年前

南海吹响“保卫生态环境”的号角

定下了见证南海蝶变的“十年百万图”之约

如今,昔日楼前的黑臭河涌不再,

变得水清岸绿;

老旧的厂房华丽蜕变,

成了传承文化的好场所;

垃圾中转站摇身一变,

成为“文化宣传地标”……

一幅幅崭新的靓丽图景,

正在我们面前逐一呈现。

今天,我们选取了狮山镇罗村今年“十年百万图”拍摄对比行动中的6个环境整治亮点案例,邀你共同见证。

乐安社区 

整治百米恶臭岸线 居民竖起大拇指

位于乐安社区的同乐花园有着23年历史,毗邻谢边涌,涌对岸就是联星社区,两岸绿树成荫。原以为是个依绿傍水的舒适小区,但近两年,小区里约个住户被涌边的环境困扰不已。对于社区而言,这个黑点影响的不止是美观,更多是街坊的生活。按住户林伯的话说,“睡觉都隐约嗅到臭味。”垃圾“乐园”发臭街坊“禁窗”受苦谢边涌(同乐花园段)流淌于小区北面,与其相挨的是小区后门停车场,河涌与最近居民楼的垂直距离大约10米,而米左右的岸线,辐射着6、7栋居民楼。乐安社区谢边涌(同乐花园段)黑点整治前这两年,这条岸线成了垃圾的“乐园”,不仅杂草丛生、淤泥堆积,还有些不文明的居民在此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有更甚者还无视恶劣岸境,霸上几方土地种上了菜。加上该小区的截污工程施工,岸线边坡外移,岸边竟慢慢形成了一片滩涂——发臭的滩涂。“窗都不敢开,又是恶臭又是蚊子,天气热的时候,真的苦不堪言。”70岁的林伯住在靠近岸线的一栋居民楼,黑点整治前,他每天都把窗关紧,然后大多数时间都走到小区的中心小广场溜达,因为那里离岸边远。“我的儿子知道后都想给我买空气净化器了。”林伯笑道。林伯的感受不是特例,整个小区的每个人都是受害者。“晚上散步不敢走那边,生怕踩到玻璃碎。”“家里的衣服都不会往岸边方向晒。”……笔者走访过程中,受访居民对该黑点都是颇有怨言。整治成果明显将完善河岸绿化自南海区开展“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行动以来,乐安社区迅速将该黑点列入整治范围,且是重点整治。“我们得到了罗村河长办的经费支持,请来钩机将黑臭淤泥清走,种上一些水生植物,并且加快截污管网工程的进度。”乐安社区党委书记黄华炎说,从今年1月25日开展整治,经过半年时间,这条岸线已有了较大的改观,达到初步整治效果。“我们也和管理处沟通过,到时谢边涌两岸会统一做一些河岸绿化工程,小区旁边的电排站也会重新修葺,届时街坊的生活就更舒适了。”乐安社区谢边涌(同乐花园段)黑点整治后整治后的岸线齐整,岸上的停车场杂草清掉铺上了石粉,岸边也设置了一排简易栏杆作分隔,跟整治前相比,虽不特别漂亮,但也称得上干净。“围蔽是暂时的,一是防止有人乱丢垃圾,二是为了小朋友的安全。”黄华炎还表示,目前已有计划对此处环境进行维护。街坊对此大加赞赏。“现在走到这里都敢深呼吸了,臭味少了许多,而且社区考虑很细致,设了围栏杜绝隐患,相信会越来越好。”住户莫姨竖起了大拇指说。

联星社区 

昔日“垃圾中转站”今成文化宣传地标

在联星社区宣巷经济社星和路,藏有一面60米的涂鸦墙,上涂有党建文化、乡村振兴、联星本土文化等色彩靓丽的图案。谁能想到,这面涂鸦墙的背后,前身是一块隐患繁多的“垃圾中转站”。“社区以前很头疼这个黑点,现在通过整治改造,星和路的整体面貌提升了不少。”联星社区“两委”干部孙丽燕说。偷倒乱象严重蚊虫孽生扰民星和路连接桂丹路辅道,旁边是汇车港汽配城,附近厂企商铺林立。从桂丹路辅道驶入约米,右边挨着马路约1亩多的农用地,就是黑点位置。整治前,此地树草蛮长,常有乱堆乱丢,更长期被偷倒工业垃圾,甚至还有危废品。渐渐地,这块地成了安全隐患多的消防黑点、脏乱差的蚊虫孽生地。联星社区星和路黑点整治前“偷倒行为十分恶劣,但社区不是每次都能抓到,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是用冒牌车,事后追踪难度很大。”孙丽燕说,社区每年都会集中清理一两次,但地处偏僻,清理后依然容易死灰复燃。该黑点乱象为何此前难根治?据了解,该地为农用地性质,不能硬底化、不能搭建封顶,且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管理滞后,加上以前的保洁公司借用此地暂放大件垃圾,该地就一直都是块“硬骨头”。附近商铺店主徐女士表示,一路以来都担心该地卫生问题,“夏天特别怕登革热,如果不是还有租约,我早搬走了。”穿上“新衣”社区特色文化上墙今年初,联星社区全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并结合“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行动,清理了此地大量乱堆放的垃圾,同时修起围墙将其围蔽。联星社区星和路黑点整治后“当时我们就想不仅仅是围蔽,还要把它转化成有价值的宣传阵地。”孙丽燕表示,社区党委设想在此墙描绘出社区的党建文化、乡村振兴、孝德文化、咏春文化、花灯文化等等,让途经市民可以通过60米的涂鸦墙,领略联星特色文化。7月,经过前期广告公司的线条勾勒,联星社区召集了50名党员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等,为该墙上色穿“新衣”。社区还特意加入了“垃圾分类”的内容,传递环保理念。在早些时日,联星社区邻里中心也组织了志愿者为该墙补色。而在围墙的背后,如今绿树如茵,社区定期清理残枝败叶,让此地面貌保持靓丽。“没想到还能这样弄,现在不仅垃圾没了,整条路看上去都更美观了。”联星居民江先生说,社区这样整治正好迎合民意,希望能让更多人提高环保意识。

罗村社区

拆“围城”重见绿岸 恢复美丽宜居环境

美丽的汾江河北侧,整齐的白色石栏杆守护着河岸旁的居民,河水每日缓流,广阔的空间为初秋带来阵阵凉风,十分舒适。罗村社区不少街坊都来到此处,晒着太阳漫步。但这个令人惬意的画面,半个月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围城”破坏河岸景观半个月前,这里有一个“围城”。在寨四经济社与寨五经济社之间,来往的人都能看见那座用红砖砌成的“围城”,“围城”依汾江畔而建,从一户人家的外墙开始延伸,红砖把公共厕所和该户外墙连接起来,比一个人还高。从公厕的另一端绕过,左边是汾江河,眼前是一片杂乱。拆除前的“围城”一角砖头、木板、柚子树、鸡笼、瓜棚、水罐子、塑料泡沫……占地多平方米的“围城”内,宛如一个小型农场,蔬果品种多样。但杂物多且环境相对封闭的地方,则往往是孳生蚊蝇鼠蟑的好地方。“围城”让紧挨着的两户人家收获蔬果,但亦使附近居民纷纷摇头。“看起来太乱了,祠堂门前一大片干净整洁的平地,到他们那就看不到汾江河了。”“这块集体用地,早年间被距离最近的两户居民占用,他们觉得留有一小块地耕种,延续几十年的生活习惯,会过得比较充实、舒心。”罗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杨先生表示,“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已开展多时,社区居委会曾就该处违规建筑进行劝导,但效果不明显。“汾江河边好风景,但是被他们的墙挡住很大一部分了,我们都很少过去那一边了。”附近的居民李姨,认为“围城”仅能惠及使用的该户居民,对其他街坊没有好处。社区拆“围城”获好评半个月前,罗村社区党委书记颜铭坤作出部署,为有效预防各类由“四害”传播的疾病,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社区工作人员频繁联系“围城”主人,希望得到支持。还路于民,汾江河畔好风光期间,社区居委会不断向“围城”主人及其家人做思想工作,宣传疟疾、鼠疫、秋季腹泻等传染病的危害,劝导其拆除“围城”。深入了解到传染病的危害后,“围城”主人想起“围城”里常能见到的“四害”,以及众多街坊、家人可能受此影响,一咬牙,“拆吧!全部推倒!”很快,社区对“围城”进行清理拆除,拆除行动共出动人员20人次,钩机2台,自卸车10车次,环保车5车次,清理垃圾约38吨。风更凉,味更清,经此行动,寨边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现在江边的环境干净很多,蚊虫少了,异味也消失了。一眼就能看到河对面,心情好呀!”社区居民李叔笑道。到这个月,很多居民才发现,原来社区组织开展的“三清三拆三整治”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而非带有所谓的“恶意”。“拆除‘围城’后,我们收到居民们的广泛好评。”杨先生表示,希望所有居民理解和支持社区工作。“这次行动表明,只要是利于集体的事情,大家都很乐意支持、参与。”

沙坑社区

开展“街面整治”公共停车位新增80个

“有碍市容不说,滋生蚊虫鼠蚁更是让人不省心!”两年前,狮山镇沙坑社区岐岗经济社居民周伯望着村道上随意堆放的生活垃圾、建筑材料,苦不堪言。今年1月,沙坑社区联合岐岗经济社党员干部,选取村内主村道列为黑点,积极开展“街面整治”,并规划新增80余个车位,还路于民获点赞。垃圾堆积占村道滋生蚊虫出行难长年以来,岐岗村十五巷作为岐岗经济社主要村道,多数居民每日进出村都要从此经过。五年前,考虑到村内私家车越来越多,岐岗经济社经过居民协商后,将村口池塘填埋一半,进一步拓宽村道,满足居民正常出行需求。好景不长。近两三年来,不少居民贪图省事,将大量建筑材料、生活垃圾在村道上进行随意堆积。原来拓宽后的村道变得越发拥挤,不少居民下班后开车回家还面临无位可停的尴尬局面。随意堆积的垃圾,不仅霸占了村内公共用地,影响出行,还容易滋生蚊虫鼠蚁,附近居民苦不堪言。“一到夏天,蚊子、蟑螂就特别多,有时候风一吹还会有味道。”岐岗经济社居民球姨表示,自己也考虑过发动周围邻居进行清理,但并无太多响应者只好作罢。“街面整治”露新颜新增公共停车位80个自南海区“环境整治十年百万图”行动以来,沙坑社区迅速将该黑点列入整治范围。今年1月份,沙坑社区联合岐岗经济社,发动党员干部、热心居民,开展“街面整治”行动。行动组通过提前发放通知,要求建筑材料堆放者进行认领,逾期则进行统一清理。随着党群携手挥洒汗水,一车又一车的垃圾被装车带走,原本杂乱不堪的村道重新展露“容颜”。如今,沙坑社区岐岗经济社内车辆在已规划好的车位上整齐停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沙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对岐岗经济社村道进行清洁,社区还与经济社进行积极沟通,将原先村道上的树桩进行移位,推动落实村道公共停车位重新规划。规划后,岐岗经济社公共停车位从原先的40余个,翻两番变成现在的余个,基本满足该经济社居民、外来租客停车需求。“清走乱糟糟的垃圾,现在才有家的感觉!”“还路于民”的整治行动、整齐有序的车位规划也让不少居民看到眼里,喜上眉梢,点赞连连。

街边社区

垃圾站升级改造 居民拍手称好

近段时间,家住街边工业大道南附近的居民可能会注意到,位于“街边管理区”公交站一侧的垃圾收集站实现升级改造,一改往日的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的模样,变得“蜡蜡令”。“整改后完善了排污管道,同时加砌了围墙,避免污水横流情况再次发生。”街边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吴铭贤介绍。垃圾收集站“失修”市民捂鼻等公交在过去,对于家住街边工业大道南附近的居民而言,搭乘路公交出行可能是一种并不“好闻”的体验。整改前,街边社区石狮经济社垃圾收集站污水横流,气味难闻“怎么说呢?就是一路过就是一阵酸臭味道扑鼻而至,每次路过我都是提前深呼吸再屏息快速通过。”在附近石狮工业区上班的罗女士表示,购买私家车前,自己每天都要搭乘公交站在这个公交站上下车,“一到夏天,风一吹,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一股臭味。”据了解,该垃圾收集站主要负责收集临近石狮工业园区所产生生活垃圾。由于设置年限较早,站点地面出现凹凸不平、破损严重等情况,导致生活垃圾在收集、处理时出现污水横流、臭气熏人,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生,也为周边居民生活造成困扰。强硬件频清洁垃圾站升级居民赞今年年初,街边社区将该垃圾收集站站点列为“十年百万图”整治黑点,并于6月开展整治行动。街边社区居委会联合石狮经济社,对该站点进行升级改造。改造中,通过平整站点地面,重新铺设完善排污管道,加砌围墙等,避免污水横流的现场再次发生。整改后,新站点变得“蜡蜡令“此外,社区积极与第三方环卫公司进行沟通,保证该站点恒常清理生活垃圾频次到位,同时要求环卫工作人员处理完垃圾后需进行站点清洁,确保站点不会散发过大异味,影响附近居民。“现在来坐公交,再也不用捂着鼻子等啦!”看着整改过后的垃圾收集站,罗女士开心不已,点赞连连。接下来,街边社区也将继续积极落实“十年百万图”黑点整治行动,同时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针对辖区内存在环境卫生黑点、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逐一突破,努力改造、提升辖区居民生活居住环境,为建设美丽文明乡村添砖加瓦。

联和社区

路边小车成老鼠“窝”道路升级居民安心

“骨头、瓜子壳、塑料袋、果皮……”联和社区岗一经济社居民朱浩斌向笔者逐一列出众多垃圾名称。这些垃圾并非存在于经济社道路周边,而是在朱浩斌的汽车发动机舱内。家门口的老鼠困扰朱浩斌已久,夜间经常“光临”他的汽车。不仅如此,还有老鼠打算将汽车发展成窝,才有前文朱浩斌清点垃圾这一幕。初步清理杂物后的小路,仍有积水今年5月,联和社区岗一经济社一条靠近机场路的村居小路,由原来的泥泞土路,经清理改造,硬底化成一条水泥路。“以前每经一次家门就沾一脚泥,每天进出都有烦恼,都好多年了。”这段长度30多米的道路,宽度不到5米,一头通往机场路,一头通往某厂房,每天进出的车辆虽不多,但大到货车、轿车,小到自行车、儿童车,居民及企业员工进出都必经此处,沾上泥土这件事,所有车轮都不能幸免。“每天回家,还没进门就一定要先换鞋,有时候都会羡慕一下其他人,回家鞋底干干净净的。”朱浩斌羡慕道。泥路,经过货车一天天的重压,泥土多的地方凸起,泥土少的地方凹陷,逐渐形成一个个小坑和小坡。来往车辆走过此路,一摇一晃,像企鹅一般。“别以为泥路只是湿润的时候让人感到烦恼,干燥的时候,路边扬尘也是一个麻烦。”干净整洁的小路“我们邻居中,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每天依靠轮椅行动,走过这条路的时候,都需要一个人帮助他。坑坑洼洼的路,看到他们走过也会觉得危险,真是步履维艰。”朱浩斌严肃道。此外,由于杂物堆放在路边,影响道路宽度,仅剩3米有余,朱浩斌的家虽然只离该道路不过10米距离,但他经常担心自己的轿车会妨碍货车进出,白天很少停放在此,转而停到篮球场,晚上才把车转移回来。方便归方便,但老鼠泛滥的问题,始终是朱浩斌的心头大石。去年某一天,朱浩斌发动汽车后,听到不一样的响声,于是把车送修。掀开发动机舱盖,各种垃圾堆积,部分电线损坏、隔音棉破损、管道漏液……“把车上所有设备维修好,我的钱包蒸发了几千元。”朱浩斌无奈道。从那以后,他在车上安装了一个驱鼠器,效果明显。道路新铺设水泥路面,必不可少的是清理路面上的杂物。“以前附近的街坊新建楼房,建筑废料、砖头、木板堆放于道路两旁,加上路边的杂草,种种屏障,成为老鼠、蚊虫孳生的天堂。联和社区与经济社一起派人来我们这里清理杂物杂草,路面立刻宽阔很多。”朱浩斌露出喜悦的笑容。当水泥路铺上后,老人们能独自推动轮椅,慢慢地走出马路,比起以往,出行自由度变得更高。扬尘、积水、泥泞、藏污纳垢……众多困扰附近居民数十年的问题,就在今年,画上一个休止符。而朱浩斌也不再担心车辆挡路问题,可以随时把车停在离家最近的地方,更可喜的是,经过朱浩斌多日观察,整洁的道路不再有老鼠藏身,均已无影无踪。统筹丨《罗村孝德周讯》sai采写、摄影丨小杨、sai、zh通讯员丨蒙远军、林智杨、孙丽燕、吴铭贤、李均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ouzishua.com/yzszp/54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柚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