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柚子树 > 柚子树品种 > 正文 > 正文

庄子人世间白话整理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21 17:33:13
颜回辞行

颜回拜见孔子,向他辞行。孔子问:“到哪里去呢?”颜回说:“准备到卫国去。”孔子问:“去做什么?”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年壮气盛,行为专断独裁。他轻率地处理国事,却看不见自己的过失。他轻率地役使百姓而不顾惜百姓的生命,国中的人几乎死光,就像草芥填满大泽,百姓真是无处可去了!我曾经听先生说过:‘安定的国家可以离开,动乱的国家就应前去救助,就像医生家的门前有很多的病人。’我想根据先生的教导去考虑帮助卫国的办法,也许这个国家还有救吧!”孔子说:“唉,你去了恐怕要遭刑戮啊!修道不宜心杂,心杂就会多事,多事就会自扰,自扰就会招致忧患,忧患降临再自救也来不及了。古时候的至人,先是充实自己,而后才去帮助别人。如果自己内在空虚,根基不稳,哪有闲工夫去纠正暴君的行为呢?况且你知道道德之所以丧失,智慧之所以外露的原因吗?道德的丧失是由于好名,智慧的外露是由于好争。名这东西,它是相互倾轧的祸根;智这东西,它是相互争斗的工具。这两者都是凶器,不可以尽行于社会。

“而且一个人虽然德性纯厚、品性诚实,但未必符合别人的口味;即使不与别人争夺名誉,但未必被他人理解。如果你勉强将仁义规范的言论,在暴君面前陈述,这样将被认为是利用别人的丑恶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而扣上‘害人’的帽子。害别人的人,别人必定反过来害他,你恐怕要被人害了!“如果说卫君真的喜欢贤人而讨厌不肖之徒,何必用你去显示有异于人呢?除非你不进谏,否则卫君必定钻你的空子而施展他的巧辩。到那时你会眼花目眩,面色将会柔和下来,嘴里只会说些自救的话,卑恭的容色将会显露出来,内心就会屈从于卫君的错误主张了。这就好比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简直可以称之为添乱。以顺从开始,以后就会永远顺从下去了。你恐怕虽有忠诚之言也不会被信用,必将死于暴君之前了。“从前夏桀杀害关龙逢,商纣杀害王子比干,这都是因为他们修身养德,以臣下的身份爱抚人君的民众,以在下的地位忤逆了在上的君主的心意,所以君主因为他们好修身养德而排挤他们。这就是好名的结果。

“从前尧攻打丛、枝和胥敖,禹攻打有扈,这些国家变成了废墟,百姓成为了厉鬼,国君们也被杀戮。这都是他们用兵不断、贪图实利不止所造成的,这都是求名求利的结果,你就没有听说过吗?对于名利的诱惑,有时连圣人都难以克制,何况你呢!虽然这样,你肯定有你的想法,不妨说给我听听。”

颜回说:“我外表端正而内心谦虚,做事勤勉而心态专一,这样可以吗?”孔子说:“唉!这怎么可以呢!卫君骄横之气充溢张扬,喜怒之情变化无常,平常人都不敢违逆他,因而他压抑世人对他的进谏,来求得自己心里的畅快。这种人每天用小德渐渐感化他都不成,何况用大德来规劝呢!他必然会固执不化,即使表面附和而内心也不会接纳,你的做法怎么行得通呢!”颜回说:“那么我内心诚直而外表恭顺,援引成说而上比于古人。所谓内心诚直,就是与自然同类。与自然同类,便知道天子与我自己,都是天生的,这样,我哪里会期望别人称赞自己所讲的话为善,又哪里会期望别人指责为不善呢?像这样做法,世人就会称我是不失赤子之心的孩童,这就叫做与自然同类。所谓外表恭顺,就是与一般人一样。执笏跪拜,鞠躬行礼,这是做人臣的礼节。世人都这样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大家都做的事,别人也不会指责我了,这就叫做与世人同类。所谓援引成说而上比于古人,这是与古人同类。所说的虽是古人的教诲,其实是指责人君的过失,这种做法自古就有,并非我的创造。像这样,虽然言语直率了一些,却也不会招来灾祸,这就叫做与古人同类。这样做可以吗?”

孔子说:“唉!怎么可以呢!纠正人君的方法也太多了,又不太妥当。这些方法虽然浅陋,倒也不会获罪于卫君。然而,只不过如此而已,怎么能够感化他呢!这还是师法自己的成心啊。”

颜回说:“我没有别的办法了,请问先生的高见。”孔子说:“你先斋戒,我再告诉你。你有心感化卫君,岂是易事?如果认为这样做容易,便与自然之理不符合了。”颜回说:“我颜回家里贫穷,不饮酒、不吃肉食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这样做可以称为斋戒吗?”孔子说:“这是祭祀中要求的斋戒,并非是心斋。”颜回说:“请问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专一你的心志,不要用耳去听,而要用心去听;进一步不要用心去听,而要用气去听。耳的作用只是听取外物,心的作用只是符合外物。‘气’这个东西,才是能够以虚明无形之体来容纳万事万物的。只有达到空明的虚境才能容纳道的聚集。这空明的虚境就是心斋。”

颜回说:“在我不曾听到‘心斋’教诲的时候,确确实实感到我的存在;在得到‘心斋’教诲之后,不曾再有我的感觉,这样可以算是空明的虚境吗?”孔子说:“心斋的道理已尽于此!我可以告诉你了:你进入卫国境内去游说,不要为虚名而动心,人家能听进去的话就说,人家听不进去的话就闭口。不寻找门路去营求,心灵专一,了无二念,待人处事一切都不得已而为之,这就差不多了。人不走路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要走路而不留下痕迹就很难了。为人的欲望所驱使就容易作伪,顺任自然而行就难以作伪。只知道有了翅膀才能飞翔,却不知道有不用翅膀而飞翔的;只知道用心智去获取知识,却不知道还有不用心智而获取知识的。观照那个空虚的境界,静寂的心室就会发出纯白的亮光,吉祥之光只止于虚寂空明之心。如果心境不能虚寂空明,这就叫做形坐而心驰。抛弃耳目的视听,让虚寂空明之心返听内视,而排除动用一切外在的心机,这样连鬼神都要依附,何况是人呢!这样万物都可以感化,这正是禹、舜处世的关键,也是伏羲、几蘧始终不移的行为准则,何况平庸之辈呢!”

公子高使齐

叶公子高将要出使齐国,向孔子请教说:“楚王交给我极为重大的使命,而齐国对待外国使者总是表面特别恭敬而实际上推托怠慢。一般人我都感化不了,何况对待诸侯呢!我很是害怕。您曾经对我说:‘凡事不分大小,很少有不靠道术而能痛快成功的。事情如果办不成,那么就必定受到人君的惩罚;事情如果能够办成,那么就要在阴阳失调的状况下招来疾患。不论事情成功与否都不会遭到祸患的,只有大德之人才能做到。’我的饮食粗淡,不求精美,很少用火,所以家里烧火做饭的不会因热而思求清凉。如今我早晨接受使命而晚上就要喝冰水,我大概得了内热之病了吧!我还没有出使办事就因喜惧交加、阴阳失调而患病了!将来事情办不成,必遭人君的惩罚。这双重的灾患临头,做人臣的实在无法承受,先生有什么避灾之法可以教导我吗!”

孔子说:“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一个是禀受于自然的天性,一个是做人的道义。儿女敬爱父母,这就是自然的天性,永远不可能从心中解除;臣子侍奉国君,这就是臣子应尽的职责,无论哪里都不会没有君主,所以普天之下这是无法逃避的。这就是所谓的足以为戒的大法。所以儿女奉养双亲,无论生活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使他们安适,这就是最大的孝心了;臣子侍奉君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顺从君主的旨意,这就是最大的忠心了;自己修养心性,无论是哀是乐都不会改变原来的心境,知道某些事情的发展无法预料而仍然安心去做,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了。做一个臣子的,本来就有不得已而做的事情。只要按实情去办,置自身于不顾,哪里会产生贪生怕死的念头呢!你这样去做就可以了!

“我还要把我听到的告诉你:大凡国与国相交往,邻近的国家要以信用求得安顺,远方的国家要通过语言维系忠信。这语言必须有人来传达。而传达两国国君的喜怒之言,这是天下最难做好的事情。两国国君喜悦时的言辞必然多有溢美之辞;两国国君愤怒时的言辞,必然多有溢恶之辞。凡是过分的超出实际的言辞都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东西就没有诚信可言,不诚信的传言就会让使者遭殃。所以格言说:‘要传达真实不妄之言,不要传达过分不实之言,那么就差不多能够保全自己了。’

“比如那些用技巧来角力的人,开始是明来明去,到最后往往是搞些阴谋,太过分时就诡计多端了;那些讲究礼节饮酒的人,开始时还是规规矩矩的,往往到最后时就会迷乱,太过分时就会放荡不羁了。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开始时彼此互谅互让,到最后时就往往互相欺诈了;许多事情开始做时都比较单纯,等到将要完毕时就变得非常艰巨,难以收拾。言语这东西,就像捉摸不透的风波;而传达言语的人,自然会有失实的地方。风波很容易兴作,失实很容易陷入危境。所以愤怒的发作往往没有别的原因,只是由于花言巧语和片面之辞造成的。被逼入死地的野兽,它会发出特别的叫声,怒气勃然而发,于是便会产生伤人的恶念。做事太苛刻太过分,必然让人心生恶念来报复,而他自己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假如自己做的事都不知道怎么回事,那谁会知道他终将遭到什么样的下场呢!所以格言说:‘不要改变所要传达的指令,不要勉强把事情办成。超过正常的尺度,就是犯了夸大失实的错误。’改变指令,强求成功,都会把事情办坏。好事的成就需要很久的时间,而坏事一旦出现再改过也来不及了,这可以不慎重吗!顺应万物,悠游自适,托身于自然,不得已而应之,以此修养中虚之道,可说是最好的选择了。何必为了报答君命而有意去做呢?不如如实地传达君命罢了,这样做已经难为人了。”

螳螂挡车

颜阖将要去做卫灵公太子的师傅,便去请教蘧伯玉说:“现在有一个人,他的天性很凶残。如果不用法度去劝导他,势必要危害国家;如果用法度去规劝他,势必要危害到我自己。他的智力刚够得上知道别人的过错,却不知别人为什么犯这样的过错。像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蘧伯玉说:“你问得很好!要警惕啊,要谨慎啊,要端正你的行为!外表不如表现成将就顺从的样子,内心不如抱着调剂的态度。虽然如此,这两者仍免不了有灾患。外表将就随顺他而不能过分陷入,内心调剂诱导他而不能有所显露。外表过分将就顺从他,难免招来堕落、毁灭、垮台和失败;内心调剂诱导他太显露,就会招致声名之祸、妖孽之灾。他如果像婴儿那样天真无知,你也姑且和他一样像婴儿那样天真无知;他如果没有界限的约束,你姑且也像他一样没有界限的约束;他如果放荡无羁,你姑且也像他一样放荡无羁;这样委婉地引导他,使他渐渐地达到无过失的境地。

“你不知道那螳螂吗?奋力举起双臂去阻挡车轮,却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根本就不胜任,这是因为它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了不起的缘故。要警戒啊,要谨慎啊,经常夸耀自己的才能去触犯他,这就危险了!“你不知道那养虎的人吗?他不敢拿活的小动物去喂养,因为怕它在搏杀活物时引发它凶残的天性;也不敢把整个小动物丢给它,因为怕它在撕裂的过程中激起残忍的天性。要伺候着它的饥饱来喂食,疏导它的喜怒之情。虎与人不同类别,而虎却喜欢喂养它的人,这是因为人们随顺了虎的性子;虎之所以伤害人,那都是人们违逆了虎的性情的缘故。“有那爱马的人,用精美的竹筐盛马粪,用珍贵的大蛤壳接马尿。一旦有蚊虻叮咬在马身上,那爱马的人如若拍打不及时,马就会怒气冲天,咬断勒口,挣断辔头,损坏胸络。本意在于爱马而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可以不谨慎吗!”

社神栎树

匠石前往齐国,到了曲辕,看见一棵为社神的栎树。这棵树大到可以给几千头牛来遮荫,用绳子一量足有一百多围,树身高出山头八丈以上才长出枝条,其中可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来枝。观看的人就像赶集一样众多,然而匠石不屑一顾,照样往前走个不停。弟子们在树边饱看一番,这才赶上匠石,问道:“自从我们拿起斧头跟随先生以来,还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木材。先生不肯看一眼,而是走个不停,这是为什么呢?”匠石说:“够了,不要再说下去了!那是无用的散木。用它来造船,船很快就会沉没;用它来做棺材,棺材很快就会腐烂;用它来做器具,器具很快就会毁坏;用它来做门户,门户就会渗出脂浆;用它来做柱子,柱子就会生出蛀虫,这是一棵没有任何材料价值的树木。正是它的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才能有这么长久的寿命。”

匠石回来后,社神栎树托梦说:“你要用什么来和我相比呢?你要用质地细密的树和我相比吗?那山楂树、梨树、橘树、柚子树以及瓜果之类,果实熟了就要遭受击打,被击打就落个扭折。大枝被折断,小枝被扯下来。这都是由于它的才能害苦了自己的一生。所以不能享尽天年而中途夭折,这都是自己招来世俗人们的打击。万物无非是这个道理。况且我寻求无所可用的境地已经很久了!几乎遭到砍杀,到现在才幸而保全,这正是我的大用。假使我对人确实有用,我还能长得如此高大吗?况且,你与我都是天地间的物,为什么你把我视为散木这东西呢?你这将死的散人,又怎能了解这无用之用的散木呢!”匠石醒后把梦告诉了弟子。弟子说:“它的志趣既然是寻求无用,为什么还要充当社树呢?”

匠石说:“闭嘴!你不要再说了!它只是特意借社神寄托形体罢了!这才致使那些不了解真相的人辱骂它。如果不充当社树的话,几乎早就遭到剪伐之害了!况且,它的自我保全的方法与众不同,你从常理上去评论它,不是相差太远了吗?”

商丘大树

南伯子綦在商丘游玩,看见一棵大树,它的茂盛异乎寻常,就是集结千辆车马停在树下,也能被枝叶所荫蔽。子綦自语说:“这是什么树啊!它必定有异乎寻常的材质吧!”仰起头看了看它的细枝,却只见弯弯曲曲的,不可以做栋梁;低下头去看了看它的粗干,却见轴心出现裂纹而不能制作棺材;舔舔它的叶子,嘴就溃烂而受到伤害;闻闻它的气味,就使人烂醉如泥,三天都醒不过来。子綦又叹道:“这果然是不成材的树木,所以才能长得如此高大茂盛。唉,神人也是用不材的面目来显示给世人的。”宋国荆氏那个地方,适宜种植楸、柏之类质地细密的树木。当它长到一二把粗的时候,想用它来做拴猕猴的木桩的人便砍了去;当它长到三四围粗的时候,想用它来建华丽豪宅的人便砍了去;当它长到七八围粗的时候,高官富商之家想用它做独板棺材的人便砍了去。所以那些树木不能享尽自然赋予的寿命而中途夭折于斧头之下,这就是有用之材招来的祸患。古人在禳除祭祀的时候,凡是白额的牛和翘鼻子的猪,以及生了痔疮的人,都不可以用来祭祀河神。这些都是巫祝所知道的,他们认为那些情况都是不祥的。但这正是神人因它可保身而认为是最大的吉祥的原因。

支离疏

支离疏,他的面颊缩在肚脐下,肩膀高过头顶,脑后的发髻朝天,脊背间五脏的穴位向上,两条大腿和胸旁肋骨贴在一起。他给人家缝衣洗衣,足够养家糊口;他给人家簸糠筛米,足够养活十口人。国家征兵时,支离疏却敢捋袖挥臂游走于闹市;国家有徭役征夫时,他因为残疾而免除服役;国家救济贫病时,他可以领到三钟米和十捆柴。像支离疏这样形体残缺不全的人,尚且能够养活自身,享尽天年,更何况那忘掉世俗德行的人呢!

楚国狂人

孔子到楚国去,楚国狂人接舆走到孔子的住处门前,唱道:“凤啊,凤啊,你的德行何以变得这样衰微了呢?来世不可期待,往世不可追回。天下有道,圣人可以成就大业;天下无道,圣人只能保全性命。当今这个时代,仅能免于刑戮!幸福比羽毛还要轻,却不知道珍惜;灾祸比大地还要重,却不知道躲避。罢了,罢了!别在人前炫耀自己。危险啊,危险啊!莫要画地为牢让人盲目钻进去。迷阳啊迷阳,不要伤害我的行路。郤曲啊郤曲,不要伤害我的双足。”山上的良木是自己招来的砍伐,油脂可燃是自己招来的煎熬。桂树由于可以食用,所以遭人砍伐;漆树由于可以做涂料,所以遭人割取。世人都知道有用的用途,却不知道无用中的用途。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ouzishua.com/yzspz/1281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柚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