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视觉中国
国内的0糖饮料在年彻底引爆,一年新增几十个品牌。年5月,统一旗下“茶里王”,在阔别大陆市场8年后,以全新形象回归大陆市场,推出日式绿茶、台式乌龙茶两种口味的无糖茶饮新品;不久后,伊利的伊然乳矿气泡水、统一茶霸、银鹭山云茶画无糖茶、健力宝微泡水、康师傅冷泡绿茶等多个无糖饮料也相继在年上市。0糖的风有多大呢?连卖酒的泸州老窖集团也推出了全新的酸角气泡饮品,同样主打0糖0脂。但标注0糖的食品,真的等于没有丝毫糖分存在吗?根据国标标准,如果某食品标签上声称“无糖”,则每克或毫升糖含量不能超过0.5克,并非大众心里理解的完全没有糖分。尽管如此,无糖饮料还是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元气森林内部刊物《元气捷报》显示,年元气森林销售额不足2.6亿元,但是增长迅猛,年1-5月,元气森林的业绩分别为万元、万元、1.2亿元、1.7亿元、2.6亿元,总计前五月卖出6.6亿元,日均销售万元。其他品牌的无糖饮料也销量大增。主打无糖零卡零脂加纤维的喜茶喜小瓶气泡水,年在天猫旗舰店共卖出万瓶,京东自营旗舰店自去年10月将它上架以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售出50万瓶。可口可乐全球CEO詹鲲杰(JamesQuincey)年初在接受采访时说:“实际上,年乃至未来几年,可口可乐最好的增长动力可能就是零度可乐。”总有一款产品收割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一针见血地说,“何必非要喝那些0糖之类的饮料?你为什么不喝0糖的茶呢?为什么不喝0糖的菊花茶?为什么不喝0糖的的白开水呢?还不是你想喝甜味吗?还不是你向往那些香精吗?其实归根到底说白了,你还是不想喝白水,你还是嫌弃菊花茶大麦茶那种天然的口感,你就要点什么人工的东西,你就要花点钱,就要点香精的味儿。”事实上,消费者的上述心理正中快消企业下怀。新一代快消企业是典型的用户思维,太了解这群消费者的本性了,尤其是做游戏出身的快消企业。概念先行,0成为他们最爱用的数字,凡是听起来不怎么健康的概念,脂肪、热量、添加剂、糖分,一切都可归零,让消费者喝起来没有负罪感。最好颜值再高一点,方便发朋友圈晒图,自带一波社交流量。至于是否真正达到了健康的目的,似乎没有太多消费者会较真研究。截至目前,0添加或者无添加还只是一种营销说法,在法律或者各个行业内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只要不使用白砂糖或者蔗糖,快消企业就自动将自己的产品升级为0糖了。喜小茶推出的海盐柚子/葡萄口味汽水,也标榜自己0糖0脂0卡,不过在详情介绍页面上,却以小字标注,“不添加蔗糖”。根据介绍,喜小茶的甜味儿主要来自赤藓糖醇,这种物质的能量系数为0kj/g,不参与代谢。图/视觉中国(喜茶出品的喜小瓶,无糖汽水)
奈雪的茶出品的苏打气泡水也采用了同样的逻辑,因为代糖“赤藓糖醇”不升高血压、不参与代谢,不引起龋齿,也宣称自己是“0糖”。更令人好笑的是,这些产品还在不遗余力地宣传“0脂”。要知道,气泡水里本身就不含有脂肪,用力介绍一个你本身就没有的东西,大概是太低估这届消费者的智商了。“一个气泡水里宣称0脂是很扯的,虽然完全是事实,就像宣称大豆油里不含胆固醇一样。”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食品行业资深研发人员云无心向AI财经社解释,“可乐、果茶、凉茶、水之类都没有脂肪,奶茶、三合一咖啡、乳饮料、乳酸饮料,就都含有脂肪。”在添加剂上,很多消费者存在刻板印象,认为凡是添加剂,都要一棒子打死。但实际上,现在国内有多种添加剂,是经过安全评估、合法批准使用的,只要在安全标准范围内使用,会在食物的风味、口感上发挥作用。在线上渠道,越来越多的酸奶为自己增加“无添加”标签,但是具体到无添加或者0添加的含义,则是各说其词。君乐宝纯享酸奶宣称“采用天然食材、无添加配方”,从配料表上看,这款酸奶中含有生牛乳、白砂糖、乳清蛋白粉、乳酸菌、菊粉。君乐宝方面曾对外解释,此处的“无添加”指的是无添加增稠剂和人工香精等。不过在光明研简无添加酸奶看来,无添加指的是没有蔗糖、色素和香精。为了强化这个概念,这款研简升级了包装,将大大的0印制在外包装上,配料表显示含有生牛乳、结晶果糖、淀粉、蛋黄粉、乳清蛋白粉、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从成分上看,在生牛乳和有益菌种之外,其添加的成分也不少。卡士的0添加概念,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只有生牛乳、乳酸菌、糖,其他0添加”。简爱酸奶对于添加物的描述,更讨巧一些,“其他都没了”,这句话频繁出现在简爱的各款酸奶描述中,甚至被注册为商标。但其实,这句话并没有具体指出没有什么添加,而且在不同的产品中,还有不同的解读。同样宣传无添加,除了基础的生牛乳和乳酸菌外,从“简爱原味高蛋白酸奶”配料表中可以看到,添加了糖和牛奶蛋白,而在“父爱配方”产品中,添加了乳清蛋白粉,果蔬酱。椰子酸奶配方则添加了椰浆。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AI财经社表示,预计今年10月左右,对于所谓的“零添加”“0糖”“0卡”“0脂”会有一个非常明确细化的规定,整个行业的乱象也会有所改变。尽管尚无定论,但显然消费者很吃这一套。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69%的中国受访消费者声称正在尝试减糖产品,无糖、低糖饮料在年的销量增长了13%,高于饮料总体0.6%的增长率。智商税是怎么产生的“因为热量与减肥有关,所以0卡特别具有吸引力。”云无心认为,选择食物没有必要过于纠结热量值本身,而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