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柚子树 > 柚子树栽培 > 正文 > 正文

明天是国家扶贫日,来看开州如何实现了脱贫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2/3 0:13:40
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最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攻坚克难摘穷帽跨越发展正当时

——我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千年开州,灵动水城。丰盛汉土,元帅故乡。

位于重庆东北部的开州,素有“桔乡”“帅乡”“金开县”的美誉。

然而,有着年建县历史,年才撤县设区的开州,又曾是一个集大库区、大山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区县。

摆脱贫困,共赴小康,是千百年来开州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矢志不移的奋斗初心。

年开始开展扶贫开发工作,30多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为了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用智慧和汗水,战天斗地、改天换地。

特别是近三年来,面对农村发展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薄弱滞后的困难压力,面对贫困面广人多、贫困发生率高的特殊区情,面对如期摘帽、整体脱贫、全面小康的艰巨任务,区委、区政府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制定完善“1+3”的政策体系,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等12项具体行动,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实现了个贫困村全部销号、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73%的目标,实现了高质量脱贫摘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崭新成绩,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奋斗的时代壮歌。

今年8月10日,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开州区等3个区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通知》,这标志着开州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千年开州终于拔出穷根,摘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

关面乡通村公路刘康摄

农村面貌大改善农村经济大发展

走进长沙镇齐圣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猕猴桃,宽阔的柏油路,还有一栋栋掩映于丛林之中的“小别墅”。

这个昔日的市级贫困村、穷山沟,乘着全区开展脱贫攻坚的东风,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一举蝶变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

从齐圣村旧貌换新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一窥近年来全区通过脱贫攻坚,实现农村面貌大改善、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全貌。

“近年来,全区紧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推进路、水、电、讯、房、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饮水安全基本得到解决,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区扶贫办主任李继安介绍。

谭家镇锦竹村1组村民谭孝中在管护蜜蜂刘康摄

近年来,全区累计投入11.8亿元,建设农村道路公里、人行便道公里,实现行政村通达率、通畅率、通客运率三个%。除险加固病险水库53座,整治山坪塘口,修建农村人饮工程处,有效解决70.92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帮助8.75万贫困群众干净、方便用水。新建改造变压器台、通讯基站个,改造农村电网公里,解决了18.36万农户用电问题,实现了行政村4G网络和光纤覆盖率%。加快推进乡镇、村(社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和收运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91%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全部投入使用。

村民们采摘着成熟的菊花熊程成摄

“今年,齐圣村的柑橘继续丰收,总产值达多万元,仅这一项产业就可以为果农人均增收余元。”齐圣村党委书记熊尚兵说,农村产业的发展,让村民的腰包鼓了,日子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我区把农村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紧紧扭住“持续增收”这一核心,长短结合发展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我区先后投入资金万元实施产业扶贫,发展优质粮食.8万亩、水果53.3万亩、蔬菜31.06万亩、油料25.28万亩、中药材17.9万亩,出栏生猪.4万头、山羊46.05万只,覆盖88.9%的贫困户。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发展本土电商平台20余个,建成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点个、乡镇村快递物流配送站点个,带动贫困户实现网销万元。针对贫困群众短期增收路径不宽、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等问题,编写24种扶贫增收产业模式,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24亿元,帮助3.99万户次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针对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利益联结不畅等现状,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实行‘配股到户、按股分红’的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财政资金配股万元,余户贫困农户变股东,1.2万余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李继安说。

健康扶贫救助队,为贫困户开展疾病筛查熊瑛摄

贫困群众“三保障”后顾之忧得解决

大进镇村民熊际松,年被查出患了尿毒症,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很快就花光了,全家陷入困境。熊际松的女儿考上大学后,又加重了他的负担。年,熊际松成为建卡贫困户,在医疗和孩子入学方面享受到更多的扶持政策。面对困境,他也没有自暴自弃,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和老伴杨德清在家种植柚子树,挖鱼塘养鱼,开垦土地种植庄稼。在政府有关政策的帮助下,他花了很少的钱住进新家。年底,他家顺利摘掉穷帽。

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是农村群众致贫的两大重要因素。要想让贫困群众顺利脱贫、持久脱贫,必须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

白桥小学教师送教李行行摄

“为此,我区整合政策资金、资源,健全完善配套措施,打好政策保障组合拳,有效解决贫困群众‘三保障’问题。”李继安介绍,在教育扶贫方面,建立全覆盖教育资助体系,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保障贫困群众子女有学上、上好学,累计资助贫困学生37.7万人次,帮助一大批贫困家庭孩子圆了上学梦、完成学业。在卫生扶贫方面,制定系列措施,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累计医疗救助贫困群众3.71万人次。在住房安全保障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改造农村危旧房1.3万余户,帮助2.94万名住房困难群众易地搬迁,贫困群众住房安全得到有效解决。在社会保障上,大力实施兜底保障,将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针对深度贫困人口、残疾人、五保、老弱群体等,增添举措、特殊关爱,因户因人落实医疗、低保等帮扶措施,强力保障稳定脱贫。针对贫困群众劳动就业、技能不高的问题,采取“五个一批”办法,开展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培训7.38万人次,开发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个,帮助6.15万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创业。

谭家扶贫干部到黄连种植户基地了解生产情况

向萍摄

党员干部作表率合力攻坚得巩固

年12月26日,紫水乡双玉村党支部书记杨先六倒在了村里脱贫工作会的会场,享年55岁。杨先六那本扶贫工作笔记本上的会议记录成了他的绝笔。

杨先六,从事村务工作25年,担任村支书20年。近年来,在脱贫工作最关键的时刻,杨先六带领一班人,整日奔波在脱贫工作第一线,经常忙得“两头黑”,最终倒在了脱贫工作会的会场,为村里的脱贫攻坚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

我区能够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与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全区党员干部的辛苦努力密不可分。在脱贫攻坚这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中,区级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区级部门各司其职、全力以赴,镇乡街道聚焦主责、攻坚克难,村组干部冲锋在前、用心用力,社会各界关心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ouzishua.com/yzszp/6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柚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