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理查德·洛夫在他的书《森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中,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词,贴切地描绘了现代社会的孩子们与大自然缺乏联系的事实。
“自然缺失症”并非是一种病,而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现象,即儿童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也因为如此,自然教育兴起,在全世界范围内风行。近年,中国教育家们也开始把“自然教育”理念引入中国。
而在成都,早在年就有了这样一所推崇“自然教育”的幼儿园,他们打破“幼儿园的围墙”,让孩子们在户外自由自在地玩耍,以大自然为课堂,一草一木、一花一虫,连石头、阳光、露水、土壤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对象,这就是位于与锦江区交界的龙泉大面红枫街的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常春藤幼儿园(以下简称常春藤)。
从百草园到种子博物馆
把孩子交给大自然
红枫街64号,成都行政学院北门对面,一颗大树站得笔直,一道罗马柱撑起的门上,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常春藤幼儿园几个字。进了门,视线开阔起来,一个大大的操场,右边是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左边是一排低密的功能室。再往前走,正面是一个“丛林探险”式的乐园,沿着左边的青石路,闯入一片池塘,一半池水,一半荷叶,很是有趣。池塘一旁住着两只孔雀,它们是一对母子,也是常春藤的“园宠”之一。
走到这里,课堂君有些纳闷,这个推崇“自然教育”,占地面积达到平米的幼儿园,给孩子的“自然空间”是不是少了点?穿过一座吊桥,课堂君的疑虑被彻底打消,平下沉式“自然教育”基地映入眼帘,二三十种果树、二三十种中草药、十余种农作物、十余种动物……樱桃树,枣树,桃树,花椒树,琵琶树,梨树,柚子树……番茄、甘蔗、辣椒、水稻、茄子、茶叶……鸡、鸭、鱼、鹿、兔……还有“天边宠物”,天气好的时候,常春藤的“藤园”里,会有成群结队上百只小鸟到访。
藤园被划分为“责任田”、种植区、百草园、粮仓、种子博物馆、木工坊、动物园等区域,孩子们每个星期至少到藤园2次,每次至少1个小时,但往往到最后,都是孩子们自己不愿意走,他们还想和大自然多亲近一会儿。
“我曾经被大自然治愈,它会接纳我的情绪,包容我的一切,所以,我非常喜欢大自然。在做了10年一线教师后,我来到常春藤,被这里自然、真实甚至是原始的环境打动,因为这就是我想给孩子的教育。万物皆教师,孩子们有了真实的体验,学习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谈及为什么推崇“自然教育”时,郭园长说道,“我们致力于呵护孩子的天性,为孩子创造有更多可能性的环境。”
跟着节气过日子自然习得专注力、主动力和交往力在常春藤,无论夏天还是冬天,孩子们都会光着脚踩在草地上,去感受大地之气,用郭园长的话说,就是做个“接地气”的孩子,所以,常春藤的孩子,会跟着节气过日子。春分放风筝、芒种收小麦、大暑打水仗、白露做番薯、小雪制腊肉、大寒食八宝……这一次系列“节气活动”,并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基于常春藤因地制宜的“自然生命体验课程”。
春耕时节,针对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节气开设《播种》、《孔雀》、《蚕的一生》等课程;夏耘时节,针对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节气开设《打泥仗》、《蚂蚁》、《插秧》等课程;秋收时节,针对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节气,开设《收割稻谷》、《桂花香》、《堆肥》等课程;冬藏时节,针对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开设《挖藕》、《草木灰》、《年货》等课程,每一个课程,都不是讲授式的,而是孩子自己探究。探究式学习是常春藤的主要学习方式,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形成设计研究方案,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探究,收集证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最终进行成果展示。有的孩子观察蚂蚁,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老师也不打扰他,就让他看,这不比专门去上专注力培养课程更有意义吗?农作物丰收了,孩子们会拿到附近的集市去售卖,他们自己分工,有的做调查定价,有的做DM单,有的去吆喝,这个过程,自然而然也就发生了财商教育和交往力的培养。
而且,种植农作物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短则一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需要孩子们持之以恒,过程中,会遇到作物坏死等等各种情况,孩子们自己会去思考,想办法,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们的逆商。常春藤的品格教育,浸润在了日常的每一个环节。
以生命滋养生命
老师个个都是“李子柒”
常春藤里有很多不是人工种植的植物,甚至是一些外来动物。孩子们会好奇,我没有种过这些植物,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他们探究得出,也许是洪水留下的,也许是土壤中本来就有的。孩子们也会担忧,自己种植的小麦,被小鸟吃光了怎么办?于是他们制作稻草人,想吓跑小鸟,但后来,他们又发现,如果小鸟不吃他们的种植的小麦,会不会被饿死?于是,给小鸟投食这件事情,就成了常春藤的传统……课堂君能感受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建立了自己和自然的关系,他们敬畏生命,懂得如何生存与生活,这也是常春藤提倡的“三生教育”的体现,是常春藤给孩子一个幸福未来的保障。而开展这样的教育,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我们要求老师把真的懂、真的会的知识交给孩子。比如爬树,中班的孩子几乎都会爬树,我就是常春藤最会爬树的园长;我们也要求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比如环创,我们只提供建筑体,所有的桌椅摆放和布置,都是孩子自己计划;我们还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孩子,比如插秧,孩子不愿意老师不会强迫,而是通过同伴影响的方式,让孩子自愿地、主动地尝试。”在郭园长看来,专业度并不是评判老师最重要的标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一颗爱孩子的心,有没有愿意接受新鲜事物的心,有没有愿意主动学习的心。常春藤的老师会定期开展培训,接受式培训、体验式培训、分批分层培训、国外学习考察……将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目前,常春藤有教职员工多人,实施3教1保制度,每个班配备4名教师。老师们个个都是多面手,木匠、农耕、园艺、美术、音乐……样样精通,个个都是“李子柒”式的人物,她们始终如一地践行着常春藤的教育理念,在他们眼里,不管孩子是一颗小树、一朵玫瑰、还是一棵小草,他们都会以最舒展的姿态,生长出自己最美的样子。相关链接
四川常春藤幸福教育集团是拥有多所托幼机构、十二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及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集团。旗下教育机构分别是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常春藤幼儿园、成都市龙泉驿区常春藤龙都幼儿园、龙泉驿区华童幼稚园、龙泉驿区梦想幼儿园、龙泉驿区常春藤袋鼠妈咪托幼中心、双流区常春藤观澜湖幼儿园、锦江区三代塾家庭教育中心、锦江区禧悦子母婴护理中心、郫都墨池书院、郫都成都绵实外国语学校、四川华夏语言文化专修学院等。常春藤幸福教育集团正筹划在中外创新教育领域下一步“大棋”,致力于为更多孩子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