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柚子树 > 柚子树品种 > 正文 > 正文

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平塘林业发展与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4 11:20:5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平塘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深入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初步形成以名优经果林、生态旅游和林下种养为主的三大主导产业,为平塘县加强生态建设、厚植生态之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郁郁葱葱,连绵不断,这是平塘县谷硐生态林场,从空中俯视,绿色的树林像海洋一样,连成一片。林中仰望,笔直的杉树在阳光的沐浴下,生机盎然。护林员蒙友军像往常一样,穿梭于林间,守护着当地人的“绿色财富”。“八年来,看着这个林子渐渐长大,林子已经成为我们农民的林业银行了,我们感觉很好。”蒙友军边巡查边对记者说道。浓密的谷硐林场平塘县国有林场场长蒙帮仲介绍,自年平塘县实施股份制林场以来,年在谷硐场坝村,以群众占30%、林场占70%的比例发展林业亩,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片林场的经济价值已达多万元。“这个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因为绿水青山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森林覆盖率高,空气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高,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一项千古工程。”蒙帮仲信心满满的说。平塘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南北方多种经果林木的正常生长,有大量的坡耕地资源,可种植面积宽广。近年来,平塘依托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确立了“一乡一特”的产业发展思路,年通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经果林,蜜柚、刺梨、李子、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初具规模,林旅结合示范基地及森林旅游产业不断融合,全县林业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掌布蜜柚挂满枝头走进掌布镇开花寨蜜柚基地,扑面而来的是柚子的芬芳,举目四望是醉人的浅黄,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蜜柚垂挂枝头,一幅柚子的丰收场景映入眼帘。果农们利用晴好天气,正抓紧采摘树上的果实,果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年,开花寨成立果蔬合作社,通过林业补充、合作社自筹的方式筹集树苗,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柚子。目前,已种植蜜柚余亩,以蜜柚为主体的经果林种植已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原先的稀疏草木变成了现在的“摇钱树”,荒山荒坡变成了现在的“果林宝地”,林业产业结出了硕果,开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又一条新路子。正在自家门前打包柚子的村民江秀云说:“现在不仅在当地柚子包装厂务工,还管理着自家种植的两亩柚子,他家的30亩荒山已经流转给合作社种植柚子,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这一年算起来比以前出去打工强太多了”。“天眼花果山”精品李子套种金丝皇菊基地在发展林业产业的基础上,平塘不断创新发展林下养殖、林下中药材种植等新兴立体林业产业发展模式,逐步打造出一条“双向延伸、两翼展开”的发展新路子,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在塘边镇塘泥村“天眼花果山”精品李子套种金丝皇菊基地,一棵棵李子树下盛开着黄灿灿的金丝皇菊。近年来,塘边镇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条件等优势,引进精品李子种植,并探索出“李菊套种”高效生态模式,在李子树下种植金丝皇菊,率先启动“中国天眼”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塘边镇流转塘泥村土地亩,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周边部分村参与种植精品李子项目1.1万亩。千亩蜂糖李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平塘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平塘林下种植产业规模近0.22万亩,年产值万元;发展林下养殖(猪、鸡等)12万头(羽),年产值达万元。近年来,平塘认真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各类专业合作社组织和种植大户为辅的林业产业发展运作机制,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健康发展,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促进村集体经济与民生事业协调发展,通过流转土地吸引规模以上企业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从而带动当地农民群众脱贫增收。目前,平塘县林产品深加工已有初步成熟的有7家小微企业,平塘县玉水果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黄金应子”,年生产成品余吨,年销售收入余万元;贵州黔味飘特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黔味飘”系列产品,年销售收入万元;贵州玉源刺梨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玉芙醇”果酒,年销售收入余万元。在近两年,平塘县还将引进刺梨、蜜柚等深加工企业,依托线上和线下,实现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加快平塘农业产业化调整的步伐。据统计,平塘县现有各类经济林面积42.7万亩,年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为4.9万吨,林产品及其附加的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各类林业产值已达25.26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29%,位居全州第三,全省第十一。林下三七种植基地平塘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肖影、张毅编辑:江利 校审:吴贵梅 审核:蒲贤良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youzishua.com/yzspz/12587.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柚子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