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月圆时,这个中秋佳节,习习秋风、绵绵秋雨中,依稀飘来几缕若有若无的桂花香。
然后,雨住了,天色渐晚,仰望天空,星稀月朗,那轮我看了无数回的明月,如期出现在那里。
那轮明月,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月;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月;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月……
如果说仰望星空,看到的是自由与信仰,那么举头望明月,想到的是亲人与故乡。
中秋佳节,赏月是必不可少的项目,月色如玉,温和人心。月光铺下来,洒满了院落,镀银了母亲的头发,轻柔和谐,庄严美丽。
只是,曾经一起赏月的人,有的在身边,有的在远方。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记忆里的中秋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热闹节日,不仅花好月圆,还有专属美食:月饼、桂花糕、螃蟹等。
临近节日时,亲戚们便开始走动起来,送月饼、送菜、送酒肉,你家请客,他家摆席,热闹非凡。
月饼是孩子们最爱的美味,外婆知道我们爱吃,便把亲戚送礼的月饼放在谷仓里保存起来,两三个月都不会坏,等到吃的时候拿出来,上蒸锅蒸熟,一样的满口香甜。
中秋之夜,最是浪漫和温馨,在院子里选一处地方打扫干净,摆上桌凳,又在桌子上堆满零食、水果和桂花茶,一家人围桌而坐,爸爸妈妈出字谜,爷爷讲嫦娥的故事。
只要与家人在一起,灯火可亲、月光可亲。
后来,我们猜出了字谜、听完了故事,便在月光下嬉笑打闹,或者学着大人抬头看天上的月亮,看很久很久……
如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爷爷走了,爸爸妈妈老了,兄弟姐妹都各自成家立业了,偶尔也聚聚,可是大家都拖家带口,忙忙碌碌,再也没有小时候的悠闲和看月亮的心境了。
人到中年,我们或许都很忙,忙到忘了节日的到来和仪式,又或许生活条件好了,再也无法对甜腻的月饼产生兴趣。
如今的节日,对我们来说,唯一的兴奋点可能是几天的假期而已,谁还有闲心与家人分享一块月饼,还能打开窗户看着月亮回忆往事呢?
这些年,漂泊不定,颠沛流离,后来又在异乡安了家,“每逢佳节倍思亲”,想起故乡、思念家人时,便会抬头看看月亮,它是现在的明月,也是那时的明月;它悬在城市的上方,也照亮着故乡的原野。
佳节、明月,都是游子与远方亲人的联系,它给予了异乡人莫大的关怀和心灵的慰藉。
时常梦见老家院子里的柚子树,那是外公年轻时亲手所栽,中秋时,树上挂满了果子,我们就在树下赏月、玩耍。
去年,外公外婆走了,柚子树也被村里人砍了。
我在梦中哭泣,找不到那棵树,就像回家迷了路。
时光太匆匆,像一把锉刀,一点一点地磨钝了脸上无邪的笑容,带走了酣畅的快乐。
曾经的自己,是个有着轻微分离焦虑的人,只看到相聚的欢喜,接受不了失散的冷清。
殊不知长大就意味着分离,此事古难全。世间本没有长久的团聚,分分合合,旧去新来,一切都无法强求。
那么,唯有对月亮祈愿:愿所有人平安健康,一切顺遂。
是的,如果我们不能相聚,请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只要那轮明月下在乎的人,身心俱安,便别无所求。
最后,祝大家中秋快乐,月圆人团圆!
(图片来源网络)